趣赢注册

玄隐遗密与伤寒论-橐龠的观点

关于趣赢注册

你的位置:趣赢注册 > 关于趣赢注册 > 玄隐遗密与伤寒论-橐龠的观点


玄隐遗密与伤寒论-橐龠的观点
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6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97

橐龠重读伤寒论,深感只有用玄隐的体系才能将它的逻辑明晰起来。近代所谓伤寒大家对伤寒论的解读很多都是在瞎猜,肆意妄解。

玄隐曰:病出有因,因成有症,症有数应,故名弗同也。又曰:上工,以形类辨而则。中工,暨以类取方。下工,以则用方。

(不读玄隐遗密的朋友,可能不知道原文到底在讲什么。我把上下文黏贴出来。  经言:“病出有因,因成有症,症有数应,故名弗同也”。故言“頪以頪,頪不頪。頪乎頪,不頪乎不頪。以頪頪,以頪而頪,頪以不頪。頪是以知病也”。

故頪之者,疴,頺(病贵)病口也。瘼,毛脱,邪客肺热也。瘵,泥涎,赤目,气弗运也。莘(病辛),禁,伤寒。瘻,爲髓蚀空。蒍(病爲)疦,面风,血痺。扭(病又),沛(病奰),木伤,满气,首,手颤不已。痡,不力,土湿病也。瘨,病肝,上癫,下水胀也。疛,曰甚风水。癈,爲甚石水。绞(病4),乃腹急。甫(病付),痀,龟背。症,瘕,女病。痋,痺甚而肌塯摍。瘅,劳。痞,结。巫(病出),爲女前。痔。爲男后。术(病朮),脑若狂。黄,之曰疸。 

从这一段原文就可以看出,玄隐遗密是对症状进行分类。类是以知病也,就是通过症状来理解疾病。但是类的划分和推演,是有几个方法的,这几个方法就是以、乎、类,以及这三者的组合。我翻译过来就是就是:按照分类标准的方法分类,类就变的太僵化了,也就是症状成为“证”了;如果模糊的分类,或者症状的演变去归类,那么类的界限就不清晰了。以分类标准去分类,用分好的类别进行症状演变的推理,在推理过程中,会偏离了原来的归类方法,这就是“类”的思想,用这一个方法,进行疾病的描述。这样人们就知道怎么看病治病了。

事实上,中医一直就是这样的描述,后世把这种思路过程叫做“辨证论治”。

上工,就是从形的特点开始归类,分析,从而选择治疗方案-治疗方案不仅仅是开药,也包括推拿针灸;而且在治病的过程中还继续调整。中工,就直接用辩证出来的病名来开方了。下工就是“什么病怎么治”,类似套用西医的指南了,非常僵死。

这一段时间,讨论如何将皮穿支普及,很多人就强烈要求出一个什么病扎哪的简明针灸方。我说,那样不符合中医精神。但是,有人给我好几个流派的培训班讲义,都是“腰痛,哪几个穴位”此类的内容。搞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培训了。)

而现代中医在讨论伤寒论时,搞出的桂枝汤证,小柴胡汤证,等等,这是典型的以则用方。

在伤寒杂病论中,“辩太阳病证脉并治”这样的开篇标题,其实是体现了玄隐中对上工的要求,即“以形类辩而则”。

在病与症的关系,病为无,症为有,但病与证是种多对多的关系,而非一一对应。

玄隐中,对病的一种最基本分类,一者气之病,二者形之病。而伤寒论所讨论的六经病,应该归为气之病。

(这一个归类,和我对皮穿支针法的思考的结论是一样的。我在针灸的时候,也是先把病分为两类,一个是调气调神,另一个就是调形。当然,延续上文,这不是绝对的分类。一个人可以同时有气方面的问题,也有形方面的问题。

同时,我也感觉到,现在外感类疾病,基本上不用针灸的方法了。想想至少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西药太便宜,又好。一片退热药物就完事了。另一个就是中医针药分家太厉害了。我觉得,各位读者要是愿意加入皮穿支队伍,要实现自己针自己,其中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在家把各种头疼脑热的自己给自己扎好。)我的微信

而伤寒论所谓的治疗“大法”,即汗法与下法,本质上对是对“气”的处理手段

汗法,本质上是通过“玄府”,将气通过天位处理掉,

下法,本质上是通过魄门,将气从地位处理掉。

大小青龙汤,麻黄汤,葛根汤等等,皆从汗法而设

大小承气汤,调味承气汤,大柴胡汤,皆从下法而设

汗法与下法,在治疗实际中,会各类因素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产生不同的“变证”。

变证,是下法或者汗法的副产品,而不是说下法与汗法是“误治”。后面的有些医家,却在解释条文时,将太阳篇的下法,一律解释成了误治,认为太阳病,就不能用下法,用了下法就是误治。

只要读者能依“顺势而为”,“绝不用强”的原则来看待太阳病的治法,是很好理解什么时候不能用下法,什么时候不能用汗法。

在太阳病中,不能自汗,就绝不能用桂枝汤,否则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。太阳病不能下法,历史上害死了多少本不会死的人.明朝的两位皇帝只因落水受寒,就被活活地给皇家庸医治死。

(橐龠这一段,我觉得说的很好,和我的中医观一致。当然,这一方面我真的是读的少。)

气之病,相对于形之病的治疗上要简单地多。但由于错误地认知,让所谓地伤寒大家成为所谓的“大家”。而这些“大家”的错误言论,有进一步的加深了错误。比如,伤寒论的第十一条,关于热在骨髓,寒在骨髓的论述,并没有引起大家重视,文中也没有进一步地展开。

玄隐中却将髓病论述的很仔细。由太阳病引发的髓病,是太阳病的一个重要分支。白血病就是太阳病引起的髓病。

伤寒论中的泻心汤系列,现代中医公认它们是治疗胃疾的良方。只有明白了玄隐关于三心一运,手太阳小肠亦可称之谓心,才能明白为何起名为泻心汤,为何会对胃疾为效。

(橐龠应该指的是这一段话。我简略年体一下:火为之母者,热化以升华也,故谓之元。

是故火言心者君也,匹少阴,运行火,六气暑。

脑见(米日见,古器官名)者,目者,诸火之华,神窍也。

包络者宫也,匹厥阴而寄少阳,六气火,其类也。

命门者相也,其府丹田,其宫两肾之间,气之精,火之宗,动之元也。

三焦者,诸器之附而归小肠也,匹少阳而出太阳,承作而宣,受渉而动,摄化之变也。

女子胞者,包也,胚之胎,生成之脏,水成而火生也。

小肠者,元也,为气(气火,先天之气)海手太阳,气之始,火之宗,摄津精以奉,大生之泉也。

此七者,皆属火而运,或以火为用,虽表裹清浊异而一者也。

微乎小肠,其害巨而功王,故为心之阳矣。

我读玄隐遗密,就是感觉在古人思维里,各种器官构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可见,五行是对这一个三维空间的划分。但是现在说不清楚)

伤寒一日,巨阳受之。故头项强,腰脊如有木在其中。身洒洒漓漓,胛肩重。

伤寒二日,阳明受之。阳明主肉,其脉侠鼻络于目。故身热目痛而鼻干,不得卧也。伤寒三日,少阳受之。少阳主胆,其脉循胁络于耳。故胸胁痛而耳聋。夫三阳经络皆受其病,而未入于脏者;故可汗也。

伤寒四日,太阴受之。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,故腹满而嗌干。

伤寒五日,少阴受之。少阴脉贯肾络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干而渴。

伤寒六日,厥阴受之。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,故烦满而囊缩。

三阴三阳,五脏六腑皆受病。荣卫不行,五脏不通,则死矣。

这是玄隐的论述

伤寒论中也有相同的简单论述。在太阳篇中,有“一二日,太阳受之”,论述

关于“受之”,只要你仔细分别,就会发现所谓太阳受之的太阳是主气,主气逐日而受“寒邪”或者“风邪”所感。

结合“以其行经尽故”的论述,所谓六经病的动态模型就跃然眼前。

有了玄隐的基础,伤寒论并不难理解,问题是后来的注解,偏离伤寒论远矣,遗害无穷。特别是能治好几个病人,就一通对伤寒论的胡乱解释。

(橐龠有个习惯,就是一边讲,一边吵架。就是有时候骂人骂跑题了。但是不让他骂人哪,他就没啥兴趣继续讲了。)

为何说汗法与下法,是大法呢?这是伤寒论中所说的。

玄隐将治法分类为十:药有十功,从有十治。曰疏,曰导,曰宣,曰消,曰散,曰攻,曰培,曰下,曰吐,曰汗。

我认为如果将十类再进行抽象,也就是上法与下法,这是二分类,如果三分类,就是上法,中法与下法

你如果有代数几何的拓扑能力,上面的治法(相当于代数)进行拓扑分类,是很形容明白的。这样就明白为何伤寒论中将汗法与下法称之为“大法”了

有人喜欢从三阴三阳的开阖枢来注解伤寒论,但他们引用的只是足三阴三阳的开阖枢。需知,手三阴三阳的开阖枢与足三阴三阳的开阖枢是不同的

他们只是在强解,

如果读过玄隐,就能明白太阳病是如何从手太阳小肠病转入为骨髓之病的,以及髓病之后的一系列病变。髓病则血污,这是玄隐的论述。泻心汤系列的方剂,可以很好地预防太阳病转为髓病。泻心汤,陷胸汤,都可以分类为下法。白虎汤亦然。只是它们的作用点不同,以三焦而论,白虎汤,陷胸汤为上焦,泻心汤为中焦。

玄隐曰:髓者,生于小肠而脑其营。

其生乎血,其柔乎骨。畏寒热风,惧虚劳之所客;

客之风寒热,则其缺缺而消。缺缺而消,则其自病而后血病。

血其病,则诸器弱而不卫,诸感易形,诸病易成,成诸不治。

其本曰兑,其用曰临。

故六气逢七惑之易病,火热之烁易伤者,因其质之易感也。

血病,可能是白血病,亦可能是乙肝,爱滋病,等等

太阳伤寒,为何会发热?太阳之上,中见少阴。

少阴君火,

若太阳,少阴皆病,则重病,甚至不治。(读到这一段,可能比较难理解其中的逻辑。这些话,是在对话中的。所以有一些逻辑比较乱。大家试试看吧)

太阳中风,或者伤寒不重,患者的正气不足,因此有些感冒并不会让人发热。但有其它的症状。

在伤寒论的六经病开篇都找到上面相同的论述。但玄隐中关于太阳病的症状绝不只有头项痛,脊殭等。你可以去查太阳之经,太阳之脉,太阳之筋等的论述

比如:太阳足之筋。始于足小止,结踝结膝。其下循外踝结踵,循跟结腘。别者结踹外,上腘内併腘结臀,上挟脊项。其别入结舌本,结枕上头下颜结鼻。支者为目网下结頄,从亦后外廉结肩上髃。其入亦下上出缺盆,邪上出頄。

其病小止支跟肿痛为实,腘跟不力而虚为虚。腘挛脊反折,项筋急,肩不举为风。亦支分缺盆行挐痛火怒。亦支分缺盆不可转为脏病,治燔以刼刺,以知为度之,以痛为输,已乃汤之,仲春之痹也。

太阳病篇,将太阳病先分为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讨论到这里,因为有人瞎打岔,橐龠就跑题去讨论标本了。群聊就这样,很容易跑题。等下一次吧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趣赢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